一、骨干枝冬剪的“三下子”
密植栽培下,无论采用何种树形,幼树期间,骨干枝应本着开角、长放、缓势的修剪方法,但广大丘陵山地果园,由于立地条件和管理水平的影响,树体生长较弱,开角到位后,特别是夏剪促花结果后,骨干枝延长生长大大削弱,树冠扩大缓慢,株间迟迟不能相接,所以冬剪时不能一味强调长放不剪,而应当采取以下“三下子”修剪法。
“一下子”——延长枝留外芽中短截;
“二下子”——疏剪竞争枝和第3枝(第3枝生长较弱时可不疏);
“三下子”——区别没有疏去的第3枝和其它所有直立旺盛枝。注意区别时要在所别枝的基部着力向下弯,使其轻微受伤,然后向前伸,并在母枝上缠绕数圈呈稳而低的状态,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抑制生长的作用。
通过以上“三下子”,既促进了骨干枝的生长,加速扩大树冠,又不至于生成强大的分枝,保证了单轴延伸,同时有利于中、小型枝组的形成。
二、辅养枝冬剪的“三下子”
“一下子”——开张角度,采用各种办法在辅养枝基部着力使其开张呈水平状,*用开角器及早进行;
“二下子”——延长枝缓放不剪;
“三下子”——疏剪直立枝和其它旺长枝。
这“三下子”既保证了幼树的辅养生长和树冠内通风透光,又不过多消耗营养,利于早果丰产。成形后可通过清层修剪将辅养枝逐渐疏除或酌情保留(改良纺锤形或小冠疏层形)。
三、夏季修剪的“三下子”
冬剪后,特别是开张角度后,树冠内部极易萌发生长较多的背上枝,这些枝如不加以控制,将生长特别旺盛,从而削弱母枝延长枝的生长,而且破坏单轴延伸,扰乱树形,使树冠郁闭,通风透光不良,进而影响花芽分化和果实品质的提高。所以,处理背上枝是夏剪的重点,其基本做法也是“三下子”。
“一下子”——疏剪。首先将主枝、辅养枝基部20cm以内的新梢全部疏去。实践证明,此部位的枝梢留下,即使进行扭、摘、剥等处理也是有害无利,往往到了非去除不可的时候(一般3-4年就明显感到是一种徒长性的、累赘的、严重影响风光条件的废枝组)也不会开花结果。所以及早疏除至关重要。第二,疏剪中、上部的背上枝,但不可一律疏去,要连同背侧、背斜、背下所有的枝梢统盘考虑,选择去留。*以5-20cm左右和30cm左右的间距进行疏除。15-20cm左右留下的准备培养小型枝组,30cm左右的拟培养中型枝组;背上的宜培养小型枝组,背侧、背斜的宜培养中型枝组。
“二下子”——摘心。经选择留下的背上枝可将其中的一部分,在生长5-7片叶时摘心,要反复多次摘心控制。
“三下子”——扭梢。留下未摘心的背上枝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进行扭梢,扭后随时看其生长情况或摘心或再扭梢(扭处二次生长的直立枝)加以控制。
以上“三下子”可有效地控制背上枝的生长,抑制了侧生枝的生长,不仅保证了骨干枝的单轴延伸,而且经冬剪适当的疏缩后,即可及时地培养中、小型枝组。
中国农业网编辑
(记者 佚名)
免责声明: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,侵犯了您的隐私,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