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理灌溉 为做好水稻生育中期的灌溉工作,要求做好以下三项措施:一是保好水层,水稻幼穗分化期是生理需水*多的时期,这时田面要保住水层,供给水稻充足的水分;二是水层不要过大,水层过大使水稻下部节间过分伸长,变细变软,不仅容易倒伏,而且基部节间细,穗粒数少,空秕率高,所以幼穗分化期仍应实行浅水灌溉,一般灌水5~7厘米。渗至汪泥汪水再灌下次水的灌溉方法,较为适宜;三是要注意土壤通气,幼穗分化期也是水稻根系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,一方面向纵深方面发展,一方面发生大量分枝根。但由于这时气温较高,土壤在水淹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强烈的还原反应,产生有害物质,危害水稻根系,引起根腐和早衰。所以,要在保住水层的同时,还要特别注意土壤通气。具体方法是:①一般稻田都要通过间断小落干的办法,供给土壤氧气,即灌水一两次,落干一两天,把田面保水与土壤通风紧密结合起来;②对地下水位高,日渗漏量不到1厘米的稻田,要疏通排水渠道,尽量降低地下水位,增强土壤渗透;③对增施大量有机肥或稻草还田、容易发生根腐的稻田,要适当延长落干时间,把保根列为首要任务。(济宁任城区农业局) (记者 佚名)
免责声明: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,侵犯了您的隐私,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