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风送爽,走进湖南永州市江永县上江圩镇夏湾村,大片百合田一眼望不到边。白花绿叶随风摇曳,村民们正忙着采挖、分拣、装箱,田间地头到处是欢声笑语,丰收的气息扑面而来。
近年来,江永县立足南岭山区的生态资源,把百合种植作为特色农业的重点产业来抓,让这朵原本只生长在山里的“百合花”,真正变成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“金疙瘩”。

山区好土壤 种出“金疙瘩”
江永地处南岭山脉,雨水充沛,土壤富硒,十分适合百合生长。依托这一独特条件,当地盘活了撂荒地和林下空间,推行“合作社+基地+农户”的模式,推动百合种植走向规模化、标准化。
如今,仅松柏瑶族乡和上江圩镇两地,百合种植面积就超过3000亩,每年可产鲜百合30多万吨,总产值突破6000万元,带动近3000户农户参与,人均年增收超过1.8万元。村民们都说:“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,现在靠百合过上了好日子。”
科技助力 质量产量双提升
为了种好百合,江永县邀请农业专家驻点指导,引进高产优质品种,推广绿色生态种植技术,并建立了标准化示范基地。通过水肥一体化管理和科学田间管护,百合亩产量比传统方式提高了25%以上。
产业不仅仅停留在“卖鲜货”。全县已建成6个初加工中心,开发出百合干片、百合粉、百合饮品,甚至还有百合面膜等衍生产品。松柏乡的“瑶山百合”还拿到了绿色食品认证,远销广东、广西、浙江等地,不少产品上线电商平台,实现了“线上+线下”同步销售,拓宽了市场。
旅游带动 乡村变景区
百合开花的季节,也是乡村旅游的旺季。松柏瑶族乡把大片百合花海、紫金花田打造成“网红打卡地”,每年吸引游客超过10万人次。村里修起了观景台、农耕体验区,建起了特色民宿,推出了“百合宴”、瑶族歌舞表演等旅游项目。
“以前种地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,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钱。”村民蒋大姐笑着说,“采百合、卖土货、开农家乐,生活一天比一天红火。”
党建引领 群众共富
产业能做大,离不开党组织的带头作用。江永县推行“党支部+合作社”的模式,党员干部带头试种,帮助群众解决资金、技术和销路等难题。许多脱贫户通过土地或劳力入股,不仅获得分红,还能在基地务工,实现“双份收入”。
“百合已经成为江永县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。”江永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继续加大*建设和科技投入,延伸产业链条,打造高端化、集群化产业集群,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吃上“产业饭”。
一朵花,兴起一个产业;一个产业,富了一方百姓。如今,江永百合不仅开在田间地头,更开进了老百姓的心坎里,成为乡村振兴的“幸福花”。
免责声明: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和企业自行提供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如果以上信息不正确,侵犯了您的隐私,请马上联系我们处理。